中国科学家研发基因育种让谷子重新成为主粮
添加时间:2016-05-10 点击量:2163

新华网郑州10月2日电(记者郭久辉 史林静)在河南省长垣县一块贫瘠的黄河滩区,4000多亩谷子已经进入成熟期,一穗穗沉甸甸的谷子颗粒饱满,长势喜人。
在这片没有灌溉设施的俗称“望天收”的土地上,经过基因育种的谷子亩产量已达400公斤,远远超过普通品种的亩产150公斤。
自古以来,谷子一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食粮,曾被尊为“五谷”之首,还被称作粟、黍、稷和禾。在黄河流域等广袤的北方地区,原始农业就是从种植这类粮食作物为开端,距今约有八千年历史。
谷子去壳后叫小米,“小米营养丰富,符合中国人体质,是改善餐桌营养结构的重要品种。”华大小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刘金荣说,从经济效益来看,目前小米的市场售价是小麦的三倍多,可谓农民致富的好选择。
然而数据显示,新中国成立以来谷子种植面积大幅萎缩。在上世纪50年代,全国谷子种植面积约为1.7亿亩,如今仅有2000万亩。
“谷子退出主粮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量低。”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解释说,随着玉米、水稻、小麦、土豆等作物纷纷实现高产,谷子慢慢被边缘化,从主粮变成丘陵山区种植的“小杂粮”。
这一情况伴随着中国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将可能发生改变。2014年,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安阳农科院在谷子育种领域进行合作,结合“豫谷18”的优良特性与规模化、标准化的种植技术,成功将谷子推广到新疆、山东及河南。
作为专门从事生命科学的科技前沿机构,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从2009年起就通过大规模挖掘谷子基因资源,完成了谷子基因组图谱的绘制,揭示出谷子抗旱节水、丰产、耐瘠等生理机制。
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说,选择谷子作为研究重点主要是因为谷子有光合作用效率高、耐贫瘠、节约水资源等一系列特质,属于抗旱节水型粮食作物,***契合中国缺水的现实。“种植谷子能使中国大面积干旱贫瘠的耕地得到更好利用。”
据测定,生产相同重量的粮食,谷子的需水量只有玉米的1/3、小麦的1/2、水稻的1/5。这对一个人均耕地只有******平均水平的1/3,人均淡水资源不足******平均水平1/4的******来说,缓解耕地紧张、保障粮食******意义重大。
华大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总监吕小鸿补充说,环保价值也是考量之一。“每到秋收,为保护环境,政府的工作人员都要劝说农民禁止燃烧秸秆,而种植谷子就不会产生烧秸秆问题,因为谷子的秸秆蛋白质含量高,是优质的动物饲料。”
“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,产量将不再是问题。除了在贫瘠的黄河滩地,‘华大谷子’实现亩产400公斤,在新疆的大田种植基地,今年亩产更是******达到700多公斤。”汪建充满信心地说,产量的大幅提高必将帮助小米重新成为中国人的主粮。

请说明在中国小米网上看到的!

上一篇:V.Subramanian:国际稻谷市场分析与展望
下一篇: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绘出谷子基因组重要图谱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