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农产品“种得好”“卖得好”
添加时间:2016-09-11 点击量:1638

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充分满足消费者从追求食品数量、解决温饱到追求食品质量、享受健康生活的需求变化

炎热的初秋时节,笔者漫步在靖安县高湖镇古楠村生态养殖种养合作社的田埂上,看见一群群鸭子正在稻田里捕食昆虫。该合作社负责人说,实施“稻鸭共栖”工程后,鸭子在田间除草灭虫,鸭粪作为有机肥还田,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打农药、施化肥,几乎没有污染。上个月,我省有10个村镇入围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,古楠村就因为优质的大米而榜上有名。在合作社里,笔者还遇见了一个从南昌来此购买大米的消费者,他说,这几年,家人总担心本省产的大米不******,常常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购买外地甚至是外国的大米。如今亲眼看到江西许多地方都在推行生态种植,大米的******有了切实保障,价格也便宜,让他觉得应该把自己的购买力留在这里。

追求*********、更高品质的食物,是人类的正常生活需求。近年来,一些国人将大把钞票花在了“海淘”和出境购买上,出现了国内部分农产品消费需求“外溢”的现象,从一个侧面说明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质量的信心不足,这样的问题亟待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予以解决。当前,我国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的效果在递减,而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、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,不少消费品的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。这一现状反映在工业领域,是部分国人到国外去采购电饭锅、马桶盖等;表现在农业领域,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机生态农产品的供给不足。因此,要让农产品消费回流,我们就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。

要让江西农产品“种得好”。通过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,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,且品种和质量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,真正形成结构合理、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。为此,要促进农业生产由追求产量为主转向产量质量并重,生产更多对接市场需求的优质绿色农产品。要打造确保绿色食品真正“绿色”、有机产品真正“有机”的“生态净土”。前不久,笔者来到坐落于美丽鄱阳湖畔的珠湖农场,发现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、农药、种子等生产资料全部由农场统一供应,扭转了过量施用化肥、农药,造成耕地养分失衡的状况。同时,他们恢复种植红花草,引进推广低碳土壤技术、循环土壤技术、绿色土壤技术,提高了土壤生态环境质量,成为全省******家水稻生产******GAP(良好农业规范)认证单位。近两年来,该农场生产的水稻秧苗还没有栽插下田,就已经被订购一空,每公斤水稻的订单价格比市场高出了10%至15%。可见,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了,农产品的******质量提高了,经济效益自然就上去了。

农产品“种得好”,更要“卖得好”。为此,我们要在农业品牌打造上多下功夫。江西很多农产品的质量并不差,就是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这与一些企业舍不得花钱打造品牌有很大关系。因此,农业企业在争取政府扶持的同时,要舍得在品牌打造上投入真金白银,这样才能提高江西农产品的美誉度,进而带动全省现代化农业提质增效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充分满足消费者从追求食品数量、解决温饱到追求食品质量、享受健康生活的需求变化,农产品消费回流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,江西农产品也必定会有被国内外消费者“爆买”的那******。

请说明在中国小米网上看到的!

上一篇:电商热潮下,农产品何以依旧“一文不值”
下一篇:从田间到餐桌 农产品经历了什么?
在线客服